几个月前,还在跟随美国指手画脚、对中国指责不断的加拿大,最近突然态度大变,外长和总理纷纷表示要来中国访问,态度低调而谦恭。你可能会好奇,之前那些“我最强”的姿态哪里去了?
原因很简单,因为他们尝到了真正的“疼痛”,而且是实打实的痛。我们这次没有止步于口头警告,而是拿出了实实在在的反制措施。订单一夜清零,关税翻倍,整个组合拳直接打在了加拿大的软肋上。这场景,可以说是跟风成为“出头鸟”的代价,现在是该为过去的行为付出代价的时候。
回顾这几年,加拿大的对华政策基本上是照搬美国的剧本,步步紧跟,生怕自己落后。美国要搞科技围堵,渥太华紧跟;美国要在南海秀肌肉,加拿大的军舰也要跟着凑个热闹。尤其在贸易上,加拿大展现了极强的跟风劲。从2024年起,加拿大就学着美国的样子,对中国的电动车、电子元件、钢材等优质商品加征高关税,理由虽然冠冕堂皇,什么“保护本国市场”之类,但本质上是在向美国表忠心,表明站队立场。
展开剩余83%新政府上台后,这股“跟风”劲头愈演愈烈,加税清单越来越长,调门越来越高,他们似乎觉得,只要紧抱美国的大腿,就能安枕无忧。可他们忘了一个致命问题:加拿大的经济,尤其是农产品的出口,很多依赖中国市场。
加拿大是一个典型的资源和农业出口国,地大人稀,生产的好东西自己无法消化,必须依赖外销。尤其是农产品,像菜籽油、豌豆、龙虾和雪蟹等,每年都靠中国的大订单支撑着农业和渔业的发展。中国这个大市场,全球几乎找不到能替代的。可惜,当时的加拿大政客们被意识形态蒙蔽了双眼,根本没有考虑到这笔简单的经济账。他们执迷不悟地进入了对抗的漩涡,却没发现水底下的暗礁。
面对加拿大的挑衅行为,中国一开始并没有急于回应,外交上讲究理性和节制,我们给了足够的时间和空间,希望他们能自行醒悟。可惜,善意的提醒被当成了软弱。既然如此,那就不再客气。
中国的反制动作来得迅速而精准,第一波打击从今年3月8日开始,直接针对加拿大最依赖的出口产品。既然你加关税,那我们也加关税。加拿大的菜籽油、豌豆、水产品等关税翻倍,意味着加拿大的产品在中国市场瞬间失去了价格优势,价格一夜之间飙升,竞争力消失殆尽。那些加拿大农场主和出口商们,之前还在计算今年的收成,突然发现中国的订单全没了。电话打不通,邮件无人回复,准备出货的产品只能堆在仓库里。
然而,这只是开始。紧接着,在8月12日,我们出台了新措施,把加拿大的油菜籽出口定性为倾销行为,并要求相关企业缴纳高额保证金。这一招更狠,直接告诉加拿大:你的生意模式有问题,想要重新进入市场,必须按照我们的规则来。这对任何出口商来说,都是致命打击。
这两记重拳立刻见效。加拿大的农产品出口链条瞬间遭遇困境,库存堆积如山,价格应声下跌。萨斯喀彻温省的农场主们眼睁睁看着满仓的油菜籽,却无处可销,地方政府的电话几乎被打爆。
与此同时,中国并没有停止,全球的采购团队迅速行动,和澳大利亚、俄罗斯、南美等国家达成了新的合作协议,很快就找到了新的替代供应商。这给加拿大传递了一个明确的信息:地球离了谁都照样转,中国的市场,不会因为你加拿大的退出而停摆。
在经济压力巨大的情况下,加拿大政府首选的还是依赖他们一直追随的“老大哥”——美国。他们以为自己为美国充当先锋,迎接中国的挑战,如今经济困境浮现,美国肯定会伸出援手,给点实质性的帮助。但现实狠狠给了他们一记耳光。
美国不仅没有提供任何帮助,反而还准备进一步加税加拿大的软木木材和乳制品。这一打击让加拿大彻底懵了——他们为美国付出这么多,结果却是“背后一刀”。所谓的“牢不可破的盟约”,在利益面前不过是一张纸。
美国的这一课,给了加拿大一个清醒的教训:美国优先,绝不是空话。当你是小弟时,就得有准备成为炮灰的觉悟。也正是这一课,让加拿大开始反思:“选边站”的策略已经彻底走进了死胡同。
国内经济困境,国际上又被“盟友”抛弃,加拿大政府终于意识到,过去的对抗方式不再奏效。尤其是在农业大省,省长们的声音越来越强烈,要求联邦政府修复对华关系,否则大家的饭碗都保不住了。为了避免民众的不满,一些地方政府甚至秘密派遣代表团到中国沟通,希望为本地的企业和农民寻找出路。
内外压力巨大,最终,加拿大总理卡尼终于意识到,再硬的姿态也顶不住现实的打击。他不得不向外交场合低头,开始释放“求和”的信号,急着安排访华,企图通过外交途径缓解国内的经济压力。
对于加拿大的态度大转弯,中国方面保持冷静。我们的立场一直很明确:合作大门敞开,但前提是相互尊重,平等相待。中国并不需要空洞的外交辞令,而是希望加拿大能够反思过去的错误,停止损害中国核心利益的行为。不能一边享受中国的经济利益,一边还对中国冷嘲热讽。
这次加拿大的访华计划,对于他们来说是一次机会,也是一次考验。如果他们能从这次教训中吸取经验,调整立场,或许有机会恢复中加关系。但如果他们依旧抱着过去的投机心理,凭借几句漂亮话想蒙混过关,那么这次访问将毫无意义。
今天的中国,已经有足够的底气和实力,坚决拒绝任何不平等的交往。加拿大的选择,不仅关乎自己,还关系到未来中加关系的走向,全世界都在关注着他们的决定。
发布于:天津市最佳策略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